第一節 建築
印度的佛教建築,大別為塔(Stūpa)、支提(caitya塔、窟院)、毘訶羅(vihara僧院)。初以木造,後始用磚造或石造,或打成石窟。由於中國自古即在木造建築上發展,盛行所謂左右對稱式的宮殿樓閣的建築,中國佛教的建築,因此也多採用樓閣建築的架構法。即如傳說中的最古建築,後漢獻帝初平四年(西元一九三年),下丕(江蘇省丕縣)之豪土笮融(西元?─一九五年),建立了能夠容納三千人的浮屠寺,作黃金塗像,著錦綵衣,集聚誦佛經,四月八日,舉行盛大的浴佛會。這樣的規模,是在二層的樓閣之上,加設露盤,九個輪環連成的剎尖,高聳入雲。初期佛教建築之遺物,雖已不存在,但可想定那是在中國式的重層建築物上,冠以印度式的佛塔形狀。當然,這是由於許多印度僧侶來華,傳來西方佛教建築的式樣,以中國固有的軒的重層建築為主體,上面則加配以印度式的佛塔,或者也加入了一些西域的色彩。因為白馬寺的九級塔、西晉洛陽太康寺的三層磚塔、石塔寺的三層石塔等之平面,並不全是印度式的圓形設計,毋寧說是西北印度式的方形設計。然其基盤,則為中國模式的發展,各層之軒廊,亦自重層的樓閣建築而來。連帶著也可推想到當時的佛寺建築,也有了佛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