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受信眉的輔導而皈信佛教,世祖王自己說:「自予潛邸以來,我與慧覺尊者,早相知遇,道合心和,每提攝於塵路,使我恆懷淨念,不沈欲坑,致有今日,非師功耶?」(〈五臺山上院寺重創勸善文〉,王之附記)
就在世祖王的時代,尚有一位金時習(西元一四三五~一四九三年),他三歲即能賦詩屬文,五歲出入於太學,被稱為神童,世宗王聞其之名,召到承政院,由扑以昌試他,確實不凡,世宗王嘉其聰敏,賜帛五十匹。後來,聽說世祖王廢了端宗而自立,他便佯狂而入佛門,自號雪岑。金時習的學識淵博而心行灑落,所以很得道俗之敬重。世祖王召他赴法會,他竟自投廁圊中,僅露半面。四十七歲時,蓄髮、娶妻、吃肉,不久妻子死了,他又再度還山。此人不能算是僧人,但他的思想很清高,以「天子不得臣,諸侯不得友」自鳴。從他的《雜著》中,可以見其思想,雖以佛法為見地,仍本於儒教為主,與佛法的正義,多少有所違背。在他的《梅月堂詩集》中,所見的禪偈也很少,所以,他實在是個儒生而傾向於佛教者。在佛經方面,金時習撰有《法華讚》,他以為天臺教觀應屬於禪,但向來講《法華經》者,均泥於教文而不曾以禪的角度來勘辨它,因此他覺得可惜,他便以禪的見地來說明七卷《法華經》的大意。讚文有一千數百字,在此不能抄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