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觀無量壽經》是站在修行者的立場而說的有內有外之凡夫心。
因此,《觀無量壽經》的淨土是指方立向的極樂世界,道信禪師的淨土,則是泯然無相的法性身土(註六)。道信禪師的理解目的,雖然不會受阿彌陀佛淨土學者們所接受,卻是很受中國禪宗學者們的歡迎。到了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《六祖壇經》,便主張:「心但無不淨,西方去此不遠,心起不淨之心,念佛往生難到。」又說:「若悟無生頓法,見西方只在剎那。」復云:「內外明徹,不異西方。」(註七)
禪宗的淨土思想是著重於清淨的本心所顯的真如自性,諸佛與眾生心中的自性平等不二,眾生亦未離諸佛的嚴淨妙土。迷者向心外求佛求淨土,悟者頓悟自心是佛,自心作佛,當下未離嚴淨的佛土。此與《楞伽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涅槃經》、《華嚴經》、《般若經》,尤其是《維摩經》等諸經的思想是一致的。故於《六祖壇經》,引用以上諸經經文(註八),發揚見性成佛,不異西方之說。不過,《六祖壇經》所說的淨土,絕對不是阿彌陀佛淨土三部經的淨土,而是如其所引:「《淨名經》(《維摩經》)云:即時豁然,還得本心。」又云:「直心是道場,直心是淨土。」(註九)經文的「本心」及「直心」,都是明心見性的悟境,頓悟成佛的佛是理體的法性空慧之身,直心也是法身遍在的諸法實性淨土(註一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