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諸宗盛衰與人才相關
到了隋唐時代,佛教的文化達於頂點,可稱為是佛教的黃金時代。中國的大乘諸宗,都是成立於此一階段。例如:三論宗的吉藏,天臺宗的智顗、灌頂,華嚴宗的法藏、澄觀,唯識宗的玄奘、窺基,淨土宗的慧遠、曇鸞、道綽、善導,禪宗的牛頭法融,和六祖的弟子永嘉玄覺等,都是大學問家、大教育家。他們的思想謹嚴、縝密,他們的知識淵博廣大,博覽群籍而一門深入,他們都有許多傑出的弟子圍繞左右,並傳法於後世。
可是,為什麼佛教在唐末之後一度中衰,而幾度受到儒家學者,如韓愈、歐陽修、朱熹等的全面排斥?而又為什麼以上所舉中國佛教的大乘各宗,在一、兩代,或四、五傳,最多傳至六、七世之後,就成了絕響?那無非是由於教育不興,人才凋零,後繼無人。只有禪宗例外,倡說不立文字、教外別傳,不需知識、不用學問,也能明心見性。這是一種殊勝法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