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中國佛教落伍了


試問:今日的在俗青年,凡是受過高等教育的,能有幾個不會兩國以上的語文,尤其在此國際交通頻繁、外賓來往接踵的時代,即使一般公共事業部門的雜役僕從,也多能說一口普通的英語。所以在歐美地區的青年,由於文字組織的類似,故在受完高等教育之時,每皆能懂英、法、德、荷、西、希、拉等五、六種的語文,這在我們中國的佛教徒看來,又有多大的感想呢?

其實,我們的時代進步了,我們的佛教徒卻落伍了,要知道,在一千三百年以前,我們的祖先,玄奘大師,留印十七年,即能通曉五印方言,更向上推,距今一千七百年,我國即有佛教高僧朱士行之西行,在此一千七百年之間,迄至宋際,雖其成就大小不等,但也代有譯師輩出,所以,佛教本來是一個國際性的宗教。同時,凡為中國佛教興盛之際,無不接受外來的影響,或者以中國的佛教去外化他邦,這是史實俱在的事。無何今世的佛子不肖,未能繼承先賢先聖的遺業,奈何!

根據史載,玄奘大師西行回國,帶歸的梵本佛典,共有五百二十筴,六百五十七部之多,玄奘大師竭其十八年的生命和精力,一共譯出七十三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