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訓佛教人才開創佛教事業
由於臺灣社會的安定,人民的勤勉,帶來空前的繁榮與富足,不論任何階層的人士,多少有若干餘力為社會福利提供支援。佛教界在近十年來,也由於僧俗四眾弟子的共同努力,對於社會救濟、文教、文宣等工作,分頭並進,且已有了相當的成績,這是非常可喜的事。
我們再把視線投向海峽那一邊的中國大陸。自從大陸政權成立之後,至一九七六年所謂十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之時,大陸的佛教已然蕩然無存。
一九七九年,大陸的政策改變,對宗教也作有限度的開放和恢復。佛教界碩果僅存的幾位遺老,如趙樸初居士、明暘法師等,於是積極展開佛教青年僧尼人才的培訓工作。除了在各省、縣、市地方設立短期的培訓班,訓練當地青年成為寺院經營觀光事業的專業人員外,也在各重要的省、市,藉著名的名山古剎創立各級佛學院,以三年的時間完成中等和大專程度的僧尼教育。此類院校目前已有十四所,數量仍在繼續增加中,在學人數已超過六百位。他們的課程和程度都經過統一的研究和安排,雖然還沒有形成全國一致的僧教育體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