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有關西學院大學村上嘉實的兩篇論文:一為〈魏晉交迭之際における老莊思想之展開について〉(《東洋史研究》一二~一),他說在曹魏正始之際的王弼與何晏等人,也以為儒家的聖人是老莊之「無」之道的最高的體得者,老莊也及不上他們。到了魏晉的竹林七賢之世,大約是把老莊和儒聖置於同等的格位;從那之後,則以莊子為中心,這是思想史上的一個轉變,莊子思想流風廣被,因而葛洪以仙術之極而被認為位在聖人之上的至人。然至東晉之末與南北朝之初期,儒道兩流又均被置於佛教之下了。村上氏的另一篇論文是〈老莊的自由思想〉(《史林》三五~一),他說縱然在古代中國的官僚社會中,也產生了自由精神的處世態度,那便是處士社會的開始,此一意識型態,則為出之於老莊思想,因由殷代的定命思想而轉變為隨順的思想之根幹者,即是老莊:老子的「自然」和莊子的「自適」。村上氏另著有《中國の仙人》(平樂氏書店一九五六年版)。

一九五三年,未見出版專門的書籍,但有數篇論文:

(一)廣島大學池田末利的〈魂魄考─その起源と發展〉(《東方宗教》三)、〈龍神考─祖神の動物轉格の一例〉(《東方學》六)。

(二)駒澤大學中村璋八的〈緯書における黃帝について〉(《漢文學學會會報》一四)。他曾與安居香山合著了一部《緯書の基礎的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