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介.勵行 228

最後一品〈普賢菩薩勸發品〉,而編撰《法華三昧懺儀》,希望以懺悔的方式修持,證入法華三昧。

慧思禪師的《法華經安樂行義》將修行分為無相行與有相行。無相行,即安樂行。有相行,根據〈普賢菩薩勸發品〉,要誦《法華經》,以散心修行而不入禪定,不能臥睡,若行若坐若立之間,皆專念《法華經》文句。三七二十一天之中,不需入定,只要一心精進,不寤不寐,無間斷地誦持《法華經》。這種修行方式就是修持法華三昧。

智者大師誦持《法華經》,誦至〈藥王菩薩本事品〉的「是真精進,是名真法供養如來」時,頓然開悟,悟見釋迦牟尼佛靈山一會儼然未散。這就是智者大師修持法華三昧,念誦《法華經》文句而開悟。

若是貪生怕死,畏苦憚慮,貪戀財食及供養資具,無法於三七之中,精進專持《法華經》,則經劫不得成就。原因即是無法真正放下,一心精進。因此在修持時,要能一心專精,不顧生命安危及資具供養。所以,在二十一天之中要有人護法,在適當時機送與飲食,修行者本人不能二心。因此,這雖然是有相修,仍不容易。若真能如此,二十一天之中,大概可以開悟,可證三種陀羅尼,也就是悟佛知見。

而無相行,也就是安樂行,是先證得法華三昧,完成了安樂行之前方便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