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對於我這樣一個僧侶身分的人來說,個人的榮譽,不足輕重,對國家及佛教的責任,還是有的。尤其在我之前赴日本攻讀佛學課程的僧尼,得到了學士及碩士學位回臺灣,進入高商教書,均不受政府的承認。如今既是教育部等政府單位,邀我回國,應該算是我的學位資格,已被政府接受,所以欣然應邀,便於那年的七月二十五日,回到臺北,向大會接待處報到。

在這次會議中,讓我接觸到了不少知名國際的海外學者,像《人子》和《未央歌》的作者鹿橋、張其昀先生的公子張鏡湖博士、夏威夷大學的羅錦棠博士、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吳興鏞博士、佛羅里達大學的祝咸仁博士、喬治華盛頓大學的黃崑巖博士、哥倫比亞大學的錢熙博士、加州大學的吳允祥、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張鶴琴、美國田納西大學的楊景華、紐約市立大學的翟文伯、波士頓大學的廖昭雄、德拉瓦州立大學的劉岱、西班牙國立拉固拉大學的陸錦林等,跟我交談較多,而對佛教與佛學都表示有興趣;其中有幾位,在會後還保持聯繫,他們每次到臺灣,還會給我電話。在會議中也讓我接觸到,並且認識到好多位政府的高層官員,例如當時的總統嚴家淦先生、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、教育部長蔣彥士先生、青年救國團主任李煥先生、青輔會主任委員潘振球先生、青輔會的執行秘書姚舜先生、省主席謝東閔先生等。其中特別是教育部次長陳履安先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