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儒道二家與心靈環保


我很慚愧,我不是學哲學的學者,擔任這項主題演說,實在覺得惶恐。我對東亞思想,雖然不能說一無所知,但僅限於皮毛。當我初出家時,我的師父東初老人,曾對我說:「古代的中國和尚,必須精通儒、道、釋三家之學,才能於漢文化社會中弘揚佛法;現代的和尚,更難做了,必須涉略東西方的各家哲學、各大宗教,以及各門社會科學的常識。」我很差勁,雖然出版了上百本書,卻對於任何學問都只能知道一點點,因此,我僅知道,古往今來的東西方各家思想,都在探索申論人的問題,是以人為中心來探索各種問題,重要是內在心性的問題、心靈與肉體關聯的問題、個人與配偶家庭家族間的問題、個人與群體社會互動的問題,個人與自然環境及時空宇宙間的存亡生死、一元多元等問題。各家思想,對於這些問題的探索,雖有偏重偏輕之別,都是為了個人生命及全體環境尋求出路、尋求答案、尋求平衡,乃至尋求永恆,卻是相當一致的。

在東亞思想之中的儒家所說: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以及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,便是以人的身心及其所處大環境為主題的。又由於孔子說了「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」的話,引起了孟子的人性本善論及荀子的人性本惡論的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