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的淨土念佛法門,確實是好,不僅能夠做臨終時的助念關懷,也能夠做死亡後的誦念超度,較之於《阿含經》的臨終關懷,更多一項方便。誦經說法與念佛說法,是異曲同工的。

三、二十一世紀修行觀念


佛教的修行觀,主要是以解脫道為著眼的,也就是從認知四聖諦的苦、苦集、苦滅,而修滅苦之道,這是佛法的根本思想和基本功能。修滅苦之道,便是解脫道。若以修行解脫道而為自己完成滅苦的目的,稱為自利行,若以解脫道協助他人也都完成滅苦的目的,稱為利他行。近代的日本學者宇井伯壽博士的《佛教泛論》,也基於這個觀點,以小乘諸派為自利教,大乘諸宗為利他教。

我一向以為:關懷人間的種種社會問題,是屬於人天善法;自求出離的四諦法門,稱為解脫道;以六度及四攝等法門,來利人利己的,稱為菩薩道。如果不以解脫為終極目標,僅修人天善法,從事社會關懷,便成隨順世俗的福利事業,不合佛法救世的宗旨。如果只顧修行四聖諦法而自求解脫,便成缺少慈悲心的自了漢,不合佛陀說法化世的本懷。必須將出離生死之苦、證得涅槃之樂的解脫法門,結合了人天善法的社會關懷,落實於人間,分享給大眾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