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術論考II 84

三、漢傳佛教的思想適應及其開創


佛教最初輸入中國之時的思想環境,除了孔孟的儒家及老莊的道教,在宗教信仰的層面,便是方術之流行,那也就是構成被後世稱為道教的雛形,即是對於黃老的崇奉,雖沒有一定的中心思想,卻普為民間流行,亦為宮廷信奉。當佛教從西域傳到漢地,漢人也就將浮屠(梵文佛陀Buddha的早期音譯),跟黃老當作同樣的神祇來供祀,例如後漢明帝八年(西元六十五年),有詔曰:「楚王(英)誦黃老之微言,尚浮屠之仁慈。」一百年後,在後漢桓帝時(西元一四六至一六七年),襄楷上書:「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。」可見當時的佛教被中國人視作黃老的亞流,並未見到有從西域來的佛教徒們,對此提出異議,他們是明知不同,而自願配合漢文化的需求。以此可以推知,佛教在中國,自始就是有其適應性的。

到了宋齊以下,方術迷信的風氣,漸漸退潮,清談的玄學抬頭,佛教的思想義理,也趁時而起,首先是配合玄學的風氣,故從孫綽的〈道賢論〉中,見到以七僧比竹林七賢,例如以竺道潛比劉伶,支遁比向秀,于法蘭比阮籍,于道邃比阮咸等。所謂玄學,是指南北朝時代的道家之學,其中以王弼所注的老、莊、周易,以及何晏的〈道論〉、〈無名論〉等,為玄學的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