獲頒中山文藝創作獎,便是一般書商正中書局為我出版的,也是該書局為我提報申請的,如果該書是佛教的出版社發行,就會跟獲獎無緣了,不一定是受到排斥,而是佛教徒就缺少這份爭取榮譽的熱忱。
陳居士既是創作傳記文學的高手,所以也曾為悟明長老撰作自敘傳《仁恩夢存》(一九六二年),並於一九八三年撰著《當代佛門人物》。那時我才五十四歲,尚未創設法鼓山團體,無人無勢亦無財物,可是也被陳居士選為當代佛門人物的傳主之一。我有一位昔年的軍中同袍,讀到此書,便特地給我寫信,要求約見致敬,因他雖知我曾少年出家,退役之後再度出家,二十來年之後,竟然已成當代的高僧,與廣欽、印順、李炳南等碩德耆宿並列,所以感佩不已。其實我哪裡成了什麼高僧,多虧是陳居士把我寫進了他的著作,濫竽充數,也成了見之於經傳的二十位當代佛門人物之一,除了證嚴比丘尼,我的年齡最輕,他的著眼點,是在於我的一生,尚無爭議,而且不斷地在法門中成長,不斷地在佛教文化及佛教教育的領域內奉獻。
陳居士的一生,都在修學佛法、護持佛法、宣揚佛法,是一位標準的現代學佛人,他是菩薩行者,是學問居士,是捍衛三寶的護法,是縱橫於史傳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