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先搶救的一定是自己的孩子。自己的生命、自己親人的生命放在第一,然後依序是自己的國(族)人……,再及於所有人類。幾乎很少想到如果能夠擴大關懷的範圍,不但保護了一切眾生生命的安全,在其中自然也包含著保障了自身生命安全。
談到「生存空間」。有些已開發中的國家認為乳牛及肉的養殖業會污染自然環境,於是就到南美洲去砍伐雨林、開發牧場,結果造成了全球氣溫失調,全世界包括這些國家在內都深受其害。佛教徒的想法則是:「自己要活的好,他人也要活的好;人類要有好的生存空間,動物也要有好的生存空間。」環保的觀念著眼處一定要從眾生全體的生活環境來做考量,也可以說「環境保護」的基礎在於「心靈環保」。
第三、心靈環保的積極作法就是「淨化社會、淨化人心」。現在台灣的社會呈現許多怪現象,「男盜女娼」不稀奇,「女盜男娼」也很平常。強盜、小偷、盜賊和綁匪,在過去是絕對有區分的,現在則已變成同一類人的不同手段了。在過去通常是「飢寒起盜心」,也就是窮極了,才會產生偷他人財物的念頭。現在那些作奸犯科的人,並不是因為物質的匱乏而需要去偷去搶,只是心裡有錯誤的觀念,認為「偷」、「搶」沒有錯,「不偷」、「不搶」反而是錯的。
目前台灣社會的「白道和黑道」就像「陽間和陰間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