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成了兩個對比的世界。直到專造黑業的陰間人進了監牢,或許才有機會聽聞到一點點的佛法。所以我們淨化人心的工作要非常努力地去做。就舉「反毒運動」為例,吸毒人的戒毒容易,心理上的癮卻比身體上的癮更難戒除。這也可以證明一定要先淨化人心,社會風氣才能改變,也才能夠遏止因為人的貪婪和無知所造成的環境破壞。

我一再地呼籲「佛教徒要慈悲,不要破壞自然環境」。而不破壞自然環境的第一步就是「垃圾減量」,這是大家都可以做得到的。再來說到「家庭環境」的關鍵在於夫妻之間,社會環境的問題則起於人與人之間,都是心理上的、觀念上的問題。如果一個佛教徒用慈悲心為人著想,以尊敬心去尊重他人,就沒有外遇、離婚和爭名奪利這些問題了。

就個人身體健康而言,很多人沒有節制地從事各種糟蹋自己身體的活動,過量地吃、喝,甚至有了太太還要有同居人、女朋友,這不僅是造成了家庭問題,同時也在危害自己的健康。在吃的方面,有人說吃腦補腦、吃肝補肝,如果這個理論成立,那麼吃多了豬心、牛肝,久而久之不就「人不成人」了嗎?

上述即是因為錯誤的觀念造成的惡習,進而殘害了我們的身心。《維摩詰經》有一句話「其心淨則國土淨」,釋迦牟尼佛以腳按地,讓人看到這個世界即是淨土;佛眼中的淨土在我們凡夫眼裡,就成了充滿災禍、苦難的五濁惡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