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實上,我在台灣以及世界各地,常去其他宗教的教育機構及教會團體,或者擔任佛學的講師、或者參加討論會、或者出席宗教儀典,也有不少各宗教的好朋友。其他的宗教邀請我談論佛教,我們也邀請其他各宗教的傳教師和宗教學者,來到我們佛教的學校、研究所及團體,介紹他們的宗教。由佛教主辦的宗教會議,主要的各宗教人士,也都會樂意出席。

據我所知,最早將佛教引介到歐美世界去的,主要的不是佛教徒,而是來到東方傳道的基督教傳教師。

佛教傳入中國,已有二千年的歷史。傳入初期,便盡量適應中國的本土文化,甚至就用道家及儒家的名詞觀念,介紹印度的佛教,因之能夠促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天台、華嚴、淨土、禪宗等宗派的興起。換句話說,也就是先瞭解吸收了中國傳統的文化,再創新為有異於原來印度佛教的教派或學派。就是中國傳統儒家思想,也是因為理解吸收了佛教思想,結果而有宋朝及明朝時代的新儒家之出現。中國的道教,也是由於大量吸收了佛教的經典,轉化成為道藏,豐富了道教文化的內涵。在我上一代的佛教僧侶,都會被要求除了通達佛教三藏聖典之外,必須兼通儒家及道家的思想,否則便不易弘傳佛法。在我們這一代,則應敞開更大的心胸,瞭解世界各宗教,才不致於坐井觀天,自我封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