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嚴法師接著又說明中國禪宗和印度禪定修行的不同點。他指出,印度禪定首先要有打坐的姿勢,然後把自己的意念集中到方法上,有的持咒,有的觀想,使自己的意念集中不散亂,和宇宙統一,如能達到自己和宇宙合而為一,是一種極大的享受。可是,正在用這種方法修行體驗進入禪定(三摩地)時,固然是極大的享受,但是出了三摩地時,「我」的累贅還是存在。

中國的禪宗,則主張平常的生活就是修行,不一定要打坐才是修行,而是做什麼事都是禪修的過程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行、住、坐、臥四大威儀,就是修行。曾有一位禪宗祖師的弟子問道:「什麼是第一代祖師從印度傳過來的禪法?」祖師說:「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就是。」弟子說:「所有的人都會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,那所有的人都會禪法?」祖師說:「不是,因為那些人吃飯時不是吃飯,睡覺時不是睡覺。」聖嚴法師解釋道:吃飯時頭腦在做什麼?有些人吃飯時打妄想,睡覺時在做夢。

聖嚴法師又以自己作譬喻:「今早吃早餐時,主人上了好多道菜,有些菜是熟悉的,其中有一種菜我不知道叫什麼名字。不知道名字的菜是不是可以吃?吃的菜是不是一定要知道名字?若站在禪法的立場來說,有沒有名字沒關係,只要有得吃就好,吃了以後不要去想這菜味道像什麼,不要去比較。當頭腦在思考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