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的佛教 127

青少年問題、殘障者的問題、婚姻問題、職業問題、親子關係的問題也束手無策。凡是具有向前看,向左右顧盼能力的人,都會有無所適從、恐懼、緊張、狐疑、徬徨等的感覺。那佛法究竟對於這些問題抱什麼樣的態度呢?如何來疏導他們,幫助他們,將他們從如此多的困境中救出來呢?佛法既然是苦海的慈航,應該是從現實人間的苦難作為救濟的重點。釋迦世尊出世和住世,已經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的遺教,目的是在為人類的苦難做救濟,如果不從人間疾苦的救濟著手,而僅把目標放在死後的超度,這不是佛法的本意。

我們知道,西方宗教的傳教士,初到中國以及未開發的國家傳教之時,都是從科學知識的傳播、醫療衛生的服務、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傳授,作為他們傳教的工具和媒介,以服務為先導,再以傳教為目標。西藏的喇嘛教,能夠受到藏民百分之百的擁護、信奉,除了宗教的理由外,也是因為喇嘛教育既重視修持,也重視對於信徒的服務;他們就是信徒們的老師、醫生,既是宗教師,也是教育家和保護者。而今天斯里蘭卡的出家比丘,多半是受過大學教育的教師,在各級學校擔任教職。包括東北亞以及東南亞國家的佛教界,也有計畫的培養青年比丘、比丘尼,接受大專以上的教育,並且送至各國深造,他們在受完基礎的佛教教育之後,也依據各人的興趣和意願專攻經營管理、社會福利、歷史、文學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