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的佛教 15

這是一種值得慶慰的現象。一方面可以使社會人士瞭解佛教,另方面,佛法慈悲濟世的思想,亦能引導人心向善,教化社會。

不過,尚有些消遣性的雜誌,採訪佛教新聞時,或者著眼於那些以神祕誇耀的人物,或者把出家人的形象寫成消極厭世、與世無益的一群,實在是一種偏差。我們期望未來的新聞界,能提高報導水準的層次,重視佛教慈善救濟、研究著作、出版書刊、弘揚文教,創立各式學校等有益社會大眾的一面。尤其對於正統、正信的佛教,以修行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而達成變化氣質、昇華人性、淨化人間、開展人心,為人類帶來安慰及光明前途的事實,加以普遍的介紹,必能更有助於我們的社會和國家。

(一九八三年一月十五日《人生》三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