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還保持著以出家僧團為佛教中心的精神。只有到了一百年前明治維新時代的日本,由於毀佛、廢僧、崇儒學、信神道,而把日本佛教的出家制度廢除,形成了今天以世襲的在家僧侶主持佛教寺院的型態。但是今日的韓國佛教的曹溪宗,和大陸的中國佛教,主持寺院、代表佛教的還是以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為主。雖然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韓國出現了一派在家佛教,那也只是說明了韓國佛教受到日本佛教以及基督教新教的影響,而出現了以在家身分的傳教士來主持教會、擔任傳教工作的現象。在東南亞各國,直到現在為止,都還是無法認同、接受像日本和韓國在家傳教士型態的僧侶身分。西藏的佛教,自從西元第三世紀開始,在由蓮花生大士傳開的密教之後,也有在家型態的喇嘛出現。但是到西元十四世紀與十五世紀時,在家的西藏佛教已至腐敗不堪的程度,故有宗喀巴大師重振僧制僧儀,嚴守出家生活軌範,受到全藏皈宗。故迄今的西藏,仍以宗喀巴這一系的黃教喇嘛,達賴與班禪為藏族的政教領袖。
雖於在家身分的佛教徒中,自佛陀時代開始,就已有過不少傑出且有成就的人才,王臣、官吏、仕紳、平民的護法和弘法,均受到大小乘經律的讚歎。但以在家人為中心而取代出家僧團地位的佛教團體,至少在傳譯自印度的早期佛典之中,尚無根據可循。不過在今後的社會中,佛教的弘傳將趨向多元化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