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的佛教 33


青少年問題在今日的西方,也相當嚴重,但在移民西方的中國家庭中,多半還能維持良好的倫常關係。中國學者們因此向西方人解釋說,因為我們有儒家學說作為立國的根本,而儒家的倫理思想,正好發揮了維繫善良人心的功用。這樣的說法,其實忽略了佛教傳入中國以來,所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力。譬如你問一個中國人,信仰什麼宗教?大多數都會回答信佛教。也許他未必就是一位正信的佛教徒,但至少表示他們對善惡因果、六道輪迴等觀念是肯定的。

在我們的鄰邦新加坡,已經在提倡儒家的倫理教育和宗教教育,並實行於中學的學校教育中。因為新加坡的國民,百分之八十是華人,而華人大多數信仰佛教,故他們的宗教教育是以佛教為主流,也可以說他們道德教育的基礎是佛教。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,雖然有他可貴之處,但對一般人而言,還缺少一種說服力,不能肯定因果的必然性。今天的臺灣,佛教徒也佔總人口比例的大多數,所缺乏的是佛教對於中小學生教育的灌輸,也缺少佛教對於為人父母的因果觀念的建立。因此,為了挽救我們的社會風氣,防止青少年犯罪,本末兼顧的方法,就是加強佛教教義在社會教育方面的努力,同時也要把佛教的因果觀念普遍地帶進中小學生的心田,從扎根做起。但願這個期望能夠很快地見其實現。

(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五日《人生》一二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