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的佛教 32

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


近年來,臺灣地區隨著經濟的成長和繁榮,社會結構不斷地快速轉變,使得許多青少年既缺乏家庭的溫暖,也受不到社會制度在精神上的照拂,他們的心態因此走向極端,做出許多令人嘆息的行為,用來表示內心對於家庭社會的抗議和不滿。有心人士為了彌補這一缺憾,紛紛提出家庭制度問題、學校教育問題、社會型態問題、法律條文問題等,作為改進方案,可是很少人會想到,甚至故意忽略了宗教信仰對青少年的重要性。

在過去的農村社會中,絕大部分的青少年都循規蹈矩,不敢踰越本分,這原因有二:1.農村社會中,鄰里之間關係密切,做了壞事,怕被鄉親看不起;2.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觀念,自歷代祖宗以來,便深印在腦海中,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的道理,更令人恐懼戒慎,不敢造次。但自從社會結構現代化以來,鄰里守望相助的風氣,日益冷淡,打著科學的旗號,物欲主義的浪潮充斥瀰漫,既不怕做了壞事讓人恥笑,又沒有因果報應的觀念,來約束行為,形成了青少年容易墮落和犯罪的根本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