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下人根本就沒有聽過半句佛法,那能懂得什麼是出家的勝義呢?僅知道狼山是個錢山,狼山的和尚是財神,所以,送兒子去狼山出家,就等於送兒子去登天享福。雖然如此,母親也是在半肯半不肯的心情下,甚至可說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景下把我送出家門的。
當時我才是個十五歲的大孩子,在俗家住了三天,真想再住幾天,陪陪母親,尤其在那年的春天,我的二姊因為難產而新死不久,母親感到特別的傷痛,她每天都會泣不成聲地提到我的二姊。母親的確是要悲傷的,到了晚年來臨時,最小的兒子出了家,等於死了一半,最小的女兒,又不幸早亡!
但是,狼山的規矩,小和尚一年只准回俗家一次,每次三天假,因我的俗家住在江南,來回的水陸路程就去了兩天,所以,連頭帶尾准了我五天假。如果逾假不歸,雖不致發生什麼嚴重的問題,但那總是給了師長們一個不好的印象。出家人不該顧俗家,狼山也最忌諱子孫顧俗家,所以,小和尚如果沒有事,最好不要回俗家。
俗家是回不得的,然而,小和尚的服裝,仍得由俗家來負擔。
民國三十五年(西元一九四六年)春天,我在上海的下院,已經正式趕經懺了,穿著俗服,披上水紅色的麻布七衣,雜在師父們之中,天天出堂做佛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