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時時常覲普陀山。不面金容,而刻刻親承觀自在矣。」行腳參學是以高僧為對象,不是以名山大川的寺院為目標。
根據駱坤琪編著的《峨嵋山佛教史話》記載,清代以前,來峨嵋山朝拜的居士,都是個別行動,到乾隆時,才出現了集體朝山的「幫會」,例如普賢會、觀音會、飛龍會、朝山駕會等,多則上百人,少則三十人,朝山完畢,會便解散,次年又重新組會。僧人朝山的活動,則歷來已久,這是沿著古代的漢僧到西域求法的精神,所以在國內也有尋道訪師和朝禮聖跡的行門。例如虛雲和尚就曾經以三步一拜,從普陀山朝禮到五臺山。
峨嵋山在宋明之際,已相當隆盛,高僧輩出。直到明末萬曆年間(西元一五七三~一六一九年),全山住僧尚達一千七百餘人,至清朝,峨嵋山的景況開始衰落。民國初期,遊人和朝山的信徒,大為減少,僧人道風一落千丈,例如民國二十八年(西元一九三九年),國民政府主席林森,寄居峨嵋山洪椿坪時,有的寺僧,已靠做經懺為生活。不過在民國時期,峨嵋山的僧眾之中,還有幾位比較傑出的人才,例如萬年寺毘盧殿的大通和尚曾經開壇傳戒,歷時六十餘天,各地前來受戒的僧眾六百餘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