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九華山的高度來講,青陽縣城海拔三十一點五米,九華街海拔六百米,百歲宮海拔八百米,拜經臺海拔一千米,最高的就是十王峯。我們這次先到山區最低處的九華街,最高僅到了天臺峯,從天臺峯看十王峯好像伸手可及,但是也在幾百公尺以外,目前上面也有建築物,好像不是寺院,所以沒有前往。
至於九華山的氣溫,九華街全年平均是十三點四度,百歲宮十二點五度,拜經臺十一點五度,天臺峯十點六度,十王峯九點九度。全年最熱的是陽曆七月,九華街也只有二十五度,天臺峯二十二點二度,十王峯二十一點四度;全年最冷的月份是陽曆二月,九華街零點九度,天臺峯零下一點三度,十王峯零下一點九度;怪不得當蕅益大師在九華山住的時候(明末莊烈帝崇禎年間,西元一六三六︱~一六三七年),對如何度過山中寒冷的季節,有如下一段描述:「九華峯頭雲霧濃,三月四月如隆冬。厚擁敝袍供高臥,暖氣遠遁來無從。拾取松毬鎮日煨,權作參苓療我疾。我疾堪嗟療偏難,阿難隔日我三日。」(《靈峯宗論》一〇之二卷七頁)
當年九華山中的生活條件,非常清苦,缺乏禦寒的衣物燃料,而且還害著每三日一發作的瘧病。像這樣的景況,在今天的九華山已不復存在,雖然天然氣候沒多大改變,而現代化的居住環境,比起三百三十年前,已經大大的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