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一定要跟慈悲同時並行,才是菩薩成佛的雙輪兩翼。所以諸佛得解脫是從救度眾生中去做的。

「一切眾生心行」,就是眾生的煩惱現象。這句話有二層意思:1.是菩薩為了度煩惱的眾生,自己也表現得跟眾生一樣的有煩惱,才得以接近煩惱的眾生,再去度化眾生。2.是菩薩自身沒有煩惱,是為協助眾生消滅煩惱,而生存、生活於眾生之中。這便是諸佛得解脫的原因。

文殊師利言:「居士,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?」維摩詰言:「有疾菩薩應作是念:今我此病,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,無有實法,誰受病者!所以者何?四大合故,假名為身,四大無主,身亦無我。又此病起,皆由著我,是故於我不應生著。既知病本,即除我想及眾生想,當起法想。……又此法者,各不相知,起時不言我起,滅時不言我滅。……此法想者,亦是顛倒;顛倒者,即是大患,我應離之。云何為離?離我我所。」〈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〉

這段經文,看來非常難懂,其實如已懂得《金剛經》講的「降伏其心」,即與此經的「調伏其心」相同。調伏煩惱心、對治煩惱心,就是降伏眾生的心病。

維摩詰菩薩說,菩薩所害的病與眾生所害的病是相同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