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人高高在上、神祕兮兮、高深莫測、不易接近,卻會使人害怕。這兩種心理都是我們凡夫常有的。

因此對於菩薩來說,有些眾生要以聖人、天王身來施行教化,有些眾生則要以凡夫身來使他接受佛法。

經文中的「小王」是和統治全世界的轉輪聖王相對的,指的是統治一時一地的國王。小王中又有大小之分,在釋迦牟尼佛時印度有十六個大國以及許多小國,有些小國只有一城。

「長者」是指望重德劭之人,而不是實質的官員。

「居士」是在家學佛的人,男的叫居士,女的叫居士女、居士婦。

「宰官」就是政府的政務官或事務官,例如國家的宰相或地方的官吏。

「婆羅門」是類似道家的道士、天主教的神父、基督教的牧師般的宗教師,但在印度的婆羅門是指宗教師的階級或種姓。

這段經文是說觀世音菩薩為了教化眾生,也可以現外道宗教師的身分來說佛法。現在有許多天主教的神父、修女、修士以及牧師跟我學佛法、打禪七,而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神父勒莫德(E. Lamotte)把《大智度論》譯成法文,非常有名,因此雖然他是一位神父,但也可說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