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妙說法—法華經講要 67

過去我們慣稱他們為小乘佛教。雖然在南傳的巴利文三藏中,也有過去七佛及七佛通誡的記載,此與漢傳《阿含藏》及《律藏》中所載,過去有七尊佛的信仰和傳誦略同。經文中指出,過去的莊嚴劫,現在的賢劫,未來的星宿劫,各有千佛出世。莊嚴劫的最後三佛,現在賢劫的最初四佛,相加為過去七佛,釋迦世尊為第七佛。此在時間延伸上的多佛信仰,乃為南北傳的大小乘佛教所相同。唯在空間上的無限擴展而說,現在的十方世界,即有無量諸佛正在說法度眾生的信仰,則係大乘佛教的特色。尤其在一佛住世之時,僅信一佛是佛,其餘的二乘聖者,雖同得解脫,卻不許有眾生皆成佛的信仰。《法華經》則專門針對這些三乘各別說的弟子們,大聲疾呼:三乘是方便,作佛究竟說。並指出:「少智樂小法,不自信作佛」。

「少智」是《大智度論》所說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的第一種,為二乘聖者樂小乘法者所得,故不信他們能夠成佛。因此使得世尊一再提醒大家:三乘果位是方便說,一乘菩薩是佛教的目的。

現在很多人以為佛教是消極、是逃避現實的。不錯,的確有不少人由於厭離生死心切,所以一心嚮往解脫成為阿羅漢,逃避現實;但在《法華經》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