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中乘的辟支佛(Pratyeka-buddha),逆觀順觀十二因緣,順觀苦的原因是集諦,逆觀苦的原因滅除,也是集諦,故以四諦中的集諦為其所觀之初門。最利根的人,四生解脫,最鈍根的人,百劫證果,唯其不若聲聞有四階,乃是直接悟脫,故謂不立分果。出在有佛之世的辟支佛,名為緣覺,出在無佛之世的辟支佛,名為獨覺。

3.大乘的菩薩(Bodhisattva),初發心時,即以四弘誓願,修六波羅蜜,故以四諦中的道諦為其初門,以大悲願,利益眾生故。不像二乘人之速斷見思二惑、速求出離三界。故謂伏惑利生,必經三大阿僧祇劫,方以三十四心頓悟成佛。

以上三類聖人,雖其所修的法門及他們所證的果位,各不相同,卻同樣是斷見思二惑,同樣是出離三界,同樣是證偏真涅槃。如《法華經‧化城喻品》所說的譬喻那樣,全程五百由旬的旅途,三乘聖者的涅槃,只像走了三百由旬,暫時進入化城息宿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