註釋


1.「三生六十劫」:修聲聞道,從初發心,至證四果阿羅漢位的時歲,大致上說,在部派佛教時代,就已有定論,那便是極速三生,極遲六十劫。連貫著說即是「三生六十劫」。

初見於《大毘婆沙論》卷百一,介紹解脫道的阿羅漢,分為時解脫及不時解脫的二種,此二解脫又各有心解脫及慧解脫的兩類。於時解脫項下,即說明了三生六十劫的證道時歲,其論文有云:「復次,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,名時解脫。狹小道者,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,第二生中令成熟,第三生中得解脫。餘不決定,依廣大道而得解脫,名不時解脫;廣大道者,謂若極遲,聲聞乘,經六十劫而得解脫,如舍利子,獨覺乘,經百劫而得解脫,如麟角喻。」此中將極速三生得解脫者,名為狹小道;聲聞六十劫,獨覺百劫的極遲得解脫者,名為廣大道,頗足玩味。因此,古來諸家,對於極速極遲之說,雖皆一致,利根鈍根之說,則有歧異。天台家等,以極速為利根,極遲為鈍根,依據《俱舍論光記》卷二十三則云:「佛時長故,其根最利,聲聞三生,獨覺四生,要非利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