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的雕刻藝術
印度佛教的雕刻藝術,大致可分四個時期。
-
由阿育王至案達羅王朝:無疑的,雕刻的技術,在佛陀時代已經有了,但在今日殘存的遺物來說,則自阿育王的磨崖石刻及石柱的雕刻為始。此時技術已極高明,例如阿育王立於鹿野苑的石柱,其柱頭如今存於印度的鹿野苑博物館,高七呎,柱頭上部雕四隻獅子,獅下為一鼓,鼓邊又有浮雕的象、馬、鹿、獅四獸,四獅與四獸,皆極神似生動,磨琢也極光滑,故在世界藝術史上也佔有極高的地位。
在阿育王後百餘年,約為西元前第二世紀,則有婆爾訶特(Bhārhut)和桑佉(Sāñchi)塔的塔門及其欄楯的雕刻,遺留迄今。雕有獅子、金剛力士、夜叉、佛傳等的故事人物。不過,此時尚未出現真正的佛像,僅以蓮花象徵誕生時的佛,以菩提樹象徵成道時的佛,以輪寶象徵說法的佛,以塔婆象徵涅槃的佛。以上是屬於南印的佛教雕刻。
-
犍陀羅地方的雕刻:犍陀羅在今日阿富汗及印度西北省地區,此一地區遺留有許多佛像雕刻,大約是經西元前後四百年間的孕育,到西元第二世紀,由於大月氏人所建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等之保護而達於鼎盛。此期的雕刻,是以佛菩薩像為主,是用希臘的技術來表現佛教的信仰,故以佛像的形像而言,乃為希臘人種形的高鼻樑,蓄有鬚髮,並以厚厚的毛織物為衣飾。我們知道,剃除鬚髮是沙門相的基本精神,在印度的恆河流域,也用不著厚的毛織物禦寒。
案達羅王朝是由南印度人所建,貴霜王朝是由侵入西北印度的大月氏人所建,這在印度史上稱為南北朝時期。正由於南北兩種民族文化的彼此激盪,介於南北印度之間便出現了阿摩羅婆提(Amarñvat)大塔的欄楯雕刻,它是受了犍陀羅雕刻的影響,而仍保守著第一期純印度的手法。它的年代,約在西元第一至第二世紀之間。
-
笈多王朝的雕刻:這是由希臘色彩回顧到印度本位化的雕刻,由於笈多王朝的保護鼓勵而達於頂點,這乃是西元三三〇年至六四〇年間的事。
此期是採犍陀羅佛像的技術,發揚古代印度的雕刻原則,其特徵是雕像的衣著極薄,緊貼身體,呈透明裸露狀態,用極淺的曲線,左右均等地刻劃出雕像的衣褶紋路。與犍陀羅雕像比較起來,尚有很多不同之處:第二期的雕像的像背光圈,是單純的圓板,本期則在光圈上加刻了圖案;本期佛像的頭髮,多為螺形,且有白毫相及手足縵網相等三十二大人相,所以相好端正而富於慈愛的表情,均為第二期所不及。此乃表現了大乘精神,富於利他的理想。例如在鹿野苑的佛陀轉法輪像,以及西南印度阿姜他(Ajantñ又作阿闍恩陀)洞窟精舍中的像,便是本期作品的代表。
-
密教的雕刻:西元第八世紀之後,有一個波羅王朝,偏安於東印,擁護佛法,虔信密教,達五百年之久。本期的佛菩薩像,均係根據密教的教理,對於像座、結印、光背、衣服,以及莊嚴飾物,都有一定的規定和比率。大致上說,兩眼向上鈎,顎部呈尖狀,以及多手多頭等的特徵。並且規定,在修某一種密法儀軌之中,必定是用某種式樣的佛菩薩像。
印度佛教雕刻藝術的最大寶藏,遺存於今的,則為位於印度西部的一個土邦,海德拉巴的阿姜他石窟寺,西元十九世紀初為歐洲學者傑姆斯(JamesFergusson)所發現,共計二十九個洞窟,以其開鑿的年代而言,可分為三個時期:1.西元前二世紀至西元後一百五十年或二百年代,2.西元第四世紀至第六世紀中葉,3.西元第六世紀後半期至第八世紀初。其中包括有石佛、石門、石欄、石柱等的各種雕刻。西洋及日本的學者,對此石窟藝術,均已有了專著研究。
印度佛教的建築藝術
初期的雕刻,是附於建築而存在的,唯因上古的建築物,雖有殘存,亦已無從求其完整,縱由考古發掘,也僅得其基腳而已。
佛教建築,可分三大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