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就殺了很多的兄弟,自己掌握政權。大概是因基礎未穩,故到四年之後,在他二十五歲時,始行灌頂即位的大典。依傳說他有一百零一個兄弟,被他殺了九十九個兄弟,只留一個帝須未殺。但從當時所刻的勅文中,尚有述及他與各弟兄間的情形,可見傳說之不足全信。
據傳記所載,他的父王是受他脅迫而死,掌權後大殺昆仲,又置地獄之刑以處置人民,同時征伐南方的羯陵伽國(Kalinga)即今之阿里沙省(Orīssa),屠殺無數,所以他有一個「暴惡阿育王」的臭名。
據研究,阿育王皈依佛教,可能是在征伐羯陵伽的前一年;當他見了征伐殺戮的慘狀之後,便大生悔心,回來後即親近僧伽,修持佛法,並以輪王政治的理想自許,以和平的正法來建設繁榮安樂的社會,近代由大磨崖法勅第十三章中,也發現阿育王曾有:「依法勝,是為最勝」的誥諭。
阿育王與佛教
從此之後,阿育王的─言行,均與佛教有關,研究阿育王的資料,除了梵文的《阿育王譬喻》(Aśokavadāna)、漢譯的《阿育王經》及傳等之外,近代學者所注重的尚有:1.大磨崖法勅七處,分為甲篇十四章、乙篇二章。2.石柱法勅六處,甲六章、乙一章、丙二章。3.小石柱法勅四處,四種。4.小磨崖法勅,甲七處三種、乙一處一種、丙一處一種。5.石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