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中最有名的是:窺基、圓測、普光、法寶、神泰、靖邁、慧立、玄悰、神昉、宗哲、嘉尚等人。此後,雖沒有研究梵文原典的後繼人才,但以傳承玄奘的唯識學而成為法相宗初祖的窺基作中心,他的門下極盛。又由於玄奘是位偉大的旅行家,他的旅行,激發中國人的觀念,而產生了《西遊記》的小說故事,被後世當作民族英雄的偶像看待,這也是值得特別提起的事。

第三節 窺基


窺基(西元六三二~六八二年)是長安人,追侍其師玄奘,於大慈恩寺等處,譯出了大小乘三藏,並為好多部經論,撰述章疏。與玄奘共同合作,以護法的唯識論為主,參照印度其他的唯識諸家之說,加以糅合,譯出《成唯識論》十卷。這部論書,與《解深密經》和《瑜伽師地論》,同被法相宗視為根本的聖典。此後,窺基著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及《樞要》,加以詳細的註釋,弘講於五臺山等各地。但他主要是在長安的大慈恩寺,弘傳玄奘的思想。因其撰著極多,故被譽為百本疏主,其中主要的有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、《對法論疏》、《百法論疏》、《因明大疏》、《金剛經論會釋》、《法華玄贊》、《彌勒上生經疏》、《無垢稱經疏》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