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節 法相宗的教義
法相宗是根據阿賴耶識緣起的理論,宣揚萬法唯識的教義為宗旨,否定對心外之物的分別執著,以期吾人徹悟到唯識的無分別智為目的。這一唯識教學,是依據六朝時代傳來中國的地論及攝論等學派所說的緣起論,加上玄奘三藏攜歸的印度佛教學之推進而成。此一教學,盛行於長安為中心的盛唐時代,不久,傳到了日本,即成了南都的六宗之一。
第五節 俱舍宗
玄奘門下的教學,主要可分作法相及俱舍兩流。普光、法寶、神泰,為奘師譯出的《俱舍論》加以註釋,敷衍其精義,成立了俱舍宗。俱舍宗,在此之先,雖已有真諦的譯本,但未盛行,及奘師的新譯《俱舍論》一出來,即有普光為著《俱舍論記》,法寶及神泰各撰《俱舍論疏》,廣為弘揚之後,俱舍宗的研究風氣,便因之大開。同時,亦因此而將古來小乘的毘曇教學,也被含攝於俱舍宗內。至於俱舍的教學,即是傳承小乘二十部中的說一切有部之教學的《俱舍論》學說。俱舍,是「對法藏」的意思,對法,即是對於佛在諸經中所開示的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