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修併弘律宗和淨土的人。中國宋代的淨土教,特別是以上幾位的淨土信仰者,由於日本入宋僧人,俊芿來華,也帶回了日本京都的泉涌寺,對於日本的鐮倉佛教,尤其是淨土教學的勃興,貢獻至大。
從禪家的立場,鼓吹淨土信仰的人,應當首推五代之世,吳越國的永明延壽,他著有一部《萬善同歸集》,他接受唐慈愍三藏所寫《淨土慈悲集》的思想,主倡禪淨融合的念禪一致之說。此後,宋代的禪家,宗賾、宗本、法秀、義懷等人,又受永明《萬善同歸集》思想的影響,成為禪淨調和的人;因此,隨著禪宗的繁榮,終其有宋一代,調和禪淨而修念佛禪者,相當的多。
日本的淨土信仰,在鐮倉時代(西元一一九二~一三三三年),從日本的天臺宗下,獨立了淨土宗及淨土真宗,乃是由於在對教學觀點上的廢立及取捨之不同,開出了兩派。但在中國大陸的宋土,淨土教的信仰,卻是流行在禪、教、律三宗的諸師之間,成了諸宗的共同行儀,也由於淨土信仰的關係,將諸宗的差別,作了融合。
宋代淨土教的思想和信仰,從對天臺大師《觀無量壽經疏》的研究,即在兩浙地方形成了集體修持白蓮社的復興運動,僧尼和居士們,乃至庶民大眾,在各地方組織念佛團的社會活動。這樣的風氣,雖在唐代的江南,已有智瑛、神皓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