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佛教史概說 207

加授演梵善世利國從教大師之號。由此師號,亦能察知太祖的佛教政策之動向,不僅以利於國家的進展,作為公許佛教存在的條件,且亦表示了並未逸出中國傳統以儒教立國的原則。

洪武十五年,改善世院為僧錄司,設置僧官:善世、闡教、講經、覺義等職稱,地方的府設僧綱司(長稱都綱),州設僧正司(長稱僧正),縣設僧會司(長稱僧會),確立了秩序井然的中央集權的佛教統制機構。又曾於洪武六年規定,凡不能充分守戒,及不通經典者,不得請求度牒;女子未到四十歲(後來改為五十歲)以上者,亦不許出家為尼。不過,太祖自身,並未改變他奉佛者的初衷,所以常於蔣山設大齋會,且亦重用高僧宗泐及吳印等人。

第三節 黑衣宰相道衍


明太祖洪武十五年(西元一三八二年),對於太祖的內助,積功甚高的馬后死了,諸王為了為馬后追善,延請高僧誦經,其中從於燕王棣(成祖永樂帝)者,便是道衍(西元一三三五~一四一八年),本究天臺與禪,最後歸心於淨土。逐走惠帝而使燕王即位的所謂靖難之變,乃為明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,而此事件的實際導演,即是道衍,故以第一功臣而被重用,受賜姚廣孝之俗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