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建的大寺廟八千四百五十八座,小寺廟五萬八千六百八十二座。僧尼的總數,也有十二萬人。這是一個很大的教團,可惜它的內容,徒有許多的無智僧眾而已,能對於梁皇懺、水陸懺、觀音懺、地藏懺等的法會和讀經的熟習者,已經不多,至於勵修佛學而沈潛於真摯的宗教生活之宗教家,那就太少了。尤其在雍正帝時,廢止了度牒試經的制度,以致各地的十方叢林,隨意開設戒壇,遊手好閒的無賴之徒,假借僧形,橫行於僧界者,越來越多,廢止度牒試經,帶來了這一機運,乃是不能否認的事實。

第四節 清代佛教的各宗派


沿著明代佛教的趨勢,清初的佛教,也以禪宗,特別是臨濟宗,最為盛行。也以臨濟宗的天童圓悟、磬山圓修、東溪性沖三派,受到歷代君主的尊崇,在此三派下,名僧輩出,並亦負起領導清代佛教的使命。以鎮江金山寺、揚州高旻寺、常州天寧寺,以及西天目山禪源寺、杭州靈隱寺、寧波天童山弘法寺等,在江南具有代表性的名剎,作為這三派名僧的活躍之所。代表性的僧侶,則有天童道忞、憨璞性聰、玉林通琇等人。

天童道忞(西元一五九六~一六七四年),在圓悟門下,住了十四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