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佛教史概說 227

清末著名居士楊仁山,即是主張「教宗賢首,行在彌陀」的人。

淨土宗在整個清朝史上,可從最受庶民歸崇的所謂「家家觀世音,處處彌陀佛」的俚諺中得知,觀音信仰是伴著阿彌陀佛的信仰而行的。淨土宗之風靡,當然不用說了。宋元以後的禪、律、天臺、華嚴各宗,也無不兼修念佛法門。所以,淨土宗在僧界及居士界的地位獨佔,乃為眾所周知的事。清初,常熟的省庵實賢(西元一六八六~一七三四年),先修律與天臺,後來歸信淨土,他將一天分作二十等分,以十分的時間念佛,九分作觀,一分禮懺。由其所著《淨業堂規約》所示,他以一位真摰的念佛行者,終其一生的生活,故其僅以四十九歲的世壽,即被尊為蓮宗九祖。徹悟際醒,也以「禪門巨匠之如永明延壽,尚猶歸心淨土,況末代之人,更宜遵之承之」,因而專修淨業。此一重視念佛的傾向,乃因雍正帝取範於雲棲祩宏,可知,係在上層階級的理解和支助之下,不久之間,風氣所至,遍及全國;作為清代佛教特色之一的居士佛教界,也受了此一傾向的重大影響。此外,律宗與天臺宗,雖亦流行,卻為禪淨融合的宗風之所壓抑。

第五節 居士佛教


如上所述,在政府依於儒教的權威,強制施行民眾教化的政策之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