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為需要人才以從事佛教徒的聯合組織,故以僧教育的刷新為目的,對於過去那種毫無定規的佛教僧人之形態,起了反省,開辦了杭州僧學院、閩南佛學院、馬山佛學院等,太虛的武昌佛學院,則為這些新僧教育的模範學府。

由於國民政府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,各方面的成果很多,一頭睡獅,在醒來之後,即成了亞洲最大的國家。另一方面的日本,成了世界五大列強之一,充實國力,侵略滿洲,樹立了新的政權,致使中日兩國之間,產生了戰爭的危機。在此緊張的時局中,於民國二十五年(西元一九三六年),在國民黨中央的指導下,中國佛教會,也依準黨的活動而改組;在以往的社會,乃是絕對不許佛教界將關係涉及於政治領域的,對此問題的正反兩面,當時發生很大的爭論。有關僧侶的選舉權及軍事訓練等的問題,對於一向屏居於山林,專事於止觀及稱名的佛教徒而言,乃是從未夢想過的事;作為現代國民一分子的僧侶,有關其社會的地位,卻在要求加以切實地檢討和反省。這對於中國佛教的近代化,有著很大的激發作用。

第四節 中國現代佛教的導師太虛


在太平天國之亂以後,使得已經荒廢的中國佛教,迎向新時代的人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