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可看出,因其經由西域而有了適度的改變。
第六節 經典的成立
釋尊的說法,最初並未記錄成文,而是由長老比丘,記憶背誦,以口傳口地傳授給弟子們。這不僅是佛教的現象,在古代印度,如《吠陀》,為了傳持偉大的法,口誦傳承,是唯一的手段,佛教也沒有例外。在釋尊滅後,諸弟子集合起來,將各自傳持的教法,唱誦出來,由大家訂正各自的傳持和佛陀所說的異同,蒐集教法,以防止遺教的散佚,這就稱為「結集」。但是,由於歲月的累積,連帶著教法分量的增加,造成了背誦的困難。同時僅靠背誦,也不免要產生異說異義,很容易就引起教團的混亂。於是,就產生以文字保存聖法的動向,佛教的經典,便在如此事實的要求之下成立。這是在西曆紀元初的事,佛教傳入中國,恰巧就在這一時期。
中國人早先知道有佛教,雖是楚王英所信奉的那個佛教為始,中國佛教基礎之鞏固,則待後漢末葉,有了漢譯的佛典為始。後漢末葉,在桓帝(西元一四六~一六七年)在位之時,到中國的僧人之中,有安世高及支婁迦讖(Lokaṣema)兩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