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佛教史概說 49

因受教界之擯斥,離開建康,隱於虎丘山(江蘇省蘇州)。後來由於曇無讖(Dharmarakṣa)所譯的四十卷《涅槃經》被傳到南方,佛教界始知他的主張正確而大為驚愕。晚年歸廬山,宋文帝元嘉十一年(西元四三四年)示寂於法座。

什公在長安之時,其師罽賓的佛陀耶舍(Buddhayaśas),也於弘始十年(西元四〇八年)來到長安,譯出《長阿含經》二十二卷。弗若多羅(Puṇyatāra)也由於什公的傳信,譯《十誦律》,惜其業未成而寂。又有一位印度的覺賢(Buddhabhadra佛陀跋陀羅,西元三五九~四二九年),原為什公的知交,因而來訪,然其主張不同,致與什公門下諍辯,便和慧觀等四十餘人,離開長安而赴廬山,初講禪經,又在建業之道場寺譯出《摩訶僧祇律》四十卷、《華嚴經》六十卷。尤其因他譯出的《華嚴經》,使得當時僅偏於般若教學的佛教界,激起了很大的漣漪。

第七節 涅槃宗


另一方面,有一位中印度的曇無讖(西元三八五~四三三年),活躍於北涼。他初學小乘,後歸大乘,經罽賓、龜茲、敦煌,而於玄始元年(西元四一二年)到達姑臧,受到河西王沮渠蒙遜的厚愛,玄始十年,譯出《涅槃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