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佛教史 71

若不先有敬信,那能談上修行。

太虛大師據此而推定西藏的喇嘛教,皈依上師,亦不過是由上師而得皈依三寶,並不如一般學藏密者謂有四皈依,除三皈三寶之外,尚有皈依上師。實則,西藏確有四皈依,詳見本書第六章第一節之介紹。

三學的要義


三學即是三無漏學,又稱為三增上學,現在逐一介紹如次:

如何修慧與修密


智慧的目的,是在悟入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等的無生空性。要想入此諸法無生的性空之智,可由二門:一由理成,二由教證。所謂由理而成,可有四個因明論式:

這些論式,均為已得悉地(成就)者所立的宗義,因為明白了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,故能修習無我觀,這種修習便是智慧。一切法均依分別而起,均以分別為自性,現在所說的這個智慧,乃是依無分別而修成;諸法因緣生,自性不可得,所以是無分別的。既依無分別而修,所以能夠斷離一切執著,達於最勝的涅槃境界。

以上僅就道理而論成無生之義。至於佛說的經咒之中,開示此一無生空智的地方,那也很多,依佛教說而成此義,便是由教而證了。

依照戒、定、慧三增上學,次第修行,便可漸次獲得煖、頂、忍等加行位,以至升到極喜地,乃至不久可成無上菩提。由此可見,阿底峽告訴我們的成佛之道,並不複雜,也不困難。

當然,以上是就顯密共通的修行法而說。如要更進一層,起修密乘不共之行,阿底峽以為,那就可以速疾圓滿。由顯入密,不必另外發心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