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教史 64

加以渲染而成。例如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云:「磔迦國東境,至一大城,城西北有大菴羅林,林中有一七百歲婆羅門。」〈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〉云:「磔迦東境,有大菴羅林,林中有一七百歲婆羅門,觀其面貌,可稱三十許,明《中(論)》、《百論》,及《吠陀》書,云是龍猛弟子。」由於如此,而誤想龍智是龍樹(即龍猛)的面授弟子。再將龍樹與龍智、龍智與金剛智之間的年代(註二二),為了填充起見,便說成龍樹數百年而傳龍智,龍智數百年再傳金剛智了。可是,嚴郢的〈唐大興善寺故大德大辨正廣智三藏和尚碑銘〉(以下略稱〈不空碑銘〉)(註二三)卻記著龍樹數百年傳龍智,龍智直接傳金剛智。恐怕龍智從龍猛傳受密法,只是繼承其思想之晚輩,或者他所體會到的密法奧義,並無異於親承面授的弟子,而其並未有親承面誨的可能罷。

龍智與不空


龍智不僅傳法給金剛智,同時也將密法咐囑於金剛智的弟子不空。據嚴郢撰〈大唐大廣智三藏和上影贊〉(以下略稱〈不空影贊〉)所載(註二四,金剛智寂後,天寶元年,不空奉勅,往南天竺師子國(即今之錫蘭),遇見龍智,親受灌頂,窮究祕密奧義。不空會到龍智,是在天寶元年,距離金剛智師事龍智的時代(註二五),幾乎已經過了四十年;龍智雖老,仍然健在,並且自南天竺的香至國,渡過一衣帶水,遊化到了錫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