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韓佛教史略 213

雖然宮廷佛教未必盡如佛法的理想,但國王的謁誠護法,確為佛教光大的主因,並將法雨普施於全體國民,佛教對於韓國國民的安慰貢獻,高麗的政權,功不可沒。可是,一到李氏王統的朝鮮之時,佛教就江河日下了!其實,這一現象,在高麗末期,已很嚴重了。

首先要說,高麗的文教風氣,自太祖以下,至成宗王時,已經立定了學政的基礎,文教制度的確立與改革,以儒學取士任官,而使文風大興。到了忠烈王十五年(元朝至元二十六年),安裕(又名安珦)隨王訪華至燕京,得到《朱子全書》,而輸入了宋之理學,朱子學在韓國的提倡,安裕為第一人,然而,倡道朱子學,即形成了排斥佛教的第一步,並種下了後來李朝廢佛毀釋的遠因。

安裕的學生白頤,又入元朝傳受程朱之學。元仁宗延祐元年(西元一三一四年),忠烈王已讓位,他自己則來中國,構築萬卷堂於燕京,並召李齊賢於府中,而與當時元朝的名儒閻復、姚燧、趙孟頫、虞集等交往,考究書史。當時又有博士柳衍等,自中國江南購返經籍一萬八百卷,元仁宗也賜忠烈王書籍四千三百七十一冊,計一萬七千卷。這對於韓國後來在儒學上的發展,幫助很大。

自安珦傳白頤,白頤傳李齊賢,李齊賢傳李穡,李穡傳權近,權近傳卞季良,這是高麗儒學的系統。唯李齊賢及李穡,尚為崇信佛教的儒者,